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知识 > 正文

对话|棋后居文君:创造历史之后,还有继续追梦的心

居文君在倪华教练的陪同下,从重庆返回上海。

和两年前的场景太过相似,居文君捧着代表棋后荣耀的奖杯走下从重庆飞回上海的航班,虹桥机场的VVIP北区贵宾通道里,像当时一样早早挤满等候多时的记者们。

居文君腼腆地接过花束,和倪华教练站在横幅下合影,横幅上印着的贺词,和两年前只变了一个字。

但就是这“第四次”和“第五次”的区别,让居文君成为中国女子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一人——她超越谢军和侯逸凡,成为中国首位五度夺冠的世界棋后。即便放眼世界女子国象历史,也只有传奇棋手明契克一人比居文君拥有更多的棋后头衔。

“我觉得还是要相信,付出都是有回报的。”就在虹桥机场的贵宾休息室里,居文君和她的教练倪华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谈起了创造历史背后的心理路程,“我现在很有信心,还希望继续追逐梦想。”

谈起这次棋后战的对弈过程,居文君还是和两年前一样,多次提到了“幸运”这个词,但在倪华教练看来,不止一次的幸运,其实就是实力的体现,“居文君非常沉稳,但最可贵的是她的坚韧。”

相同的凯旋场景,在两年前的上海虹桥机场就出现过。

幸运,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居文君第一次戴上棋后桂冠时,她的对手就是谭中怡。只不过,当时的居文君是挑战者,而谭中怡是守擂的棋后。那一次对弈,居文君在前半程同样带着两分的优势转战重庆,但谭中怡回到“主场”后斗志昂扬,第六盘就扳回一城,然后,后四盘棋全部弈和。

七年后,再一次在最高水平的舞台上碰面,手握两分优势的居文君没有给谭中怡更多机会,她在第七局和第八局连胜谭中怡,提前手握四个赛点,然后在第九局仅仅用了2个小时就获得一盘和棋,早早结束了这场卫冕之战。

“七年前客场第一盘就输了,当时居文君下得非常消极。”倪华依旧记得当时的情况,所以这一次他和居文君的团队再三叮嘱,“哪怕比分领先,也要积极地采用合理战术,而不是保守求和。居文君这次做到了,这大概就是她在七年间拿这么多冠军后的沉淀。”

而当居文君在和澎湃新闻记者复盘时,她还是相当低调,“我们珍惜每一次比赛的机会,也觉得特别幸运能够获得这次胜利。”

这份幸运不只是运气,还有幕后团队给她带来的支持。居文君透露,自从去年9月确定了挑战者是谭中怡之后,她就比对手更早地组建起了备战团队,除了已经陪伴自己10年的倪华教练外,团队还包括了王频和马特拉科夫等人,“我们有非常长期的训练,在比赛中,我的团队也非常关心我的情况,特别是倪华教练,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对于我的缺点以及心态上的问题,他都会及时指出。”

居文君和谭中怡在比赛中。

比如第二轮结束之后的休息日,教练团队就让处于落后的居文君出门放松——她找了一家网红面馆,排队等了20分钟,用这种方式给自己减压。在居文君看来,那次自我调整后赢下的第三盘棋,是整个棋后战的关键节点。

“那盘棋是整个比赛用时最长的,我从一开始机会均等的状态,慢慢地下到了我获得优势,最后获得赢棋,那次扳平比分之后,我比对手更好地进入了状态。”

除此之外,倪华教练也补充了另一个关键的节点,那就是上半程的最后一盘棋。在他看来,谭中怡当时急于想要扳平比分,结果再度失利,“因为两分优势下,居文君离胜利越来越近,落后的一方不停要冒险,就导致了大比分的出现。”

一路陪伴居文君从挑战者成为中国唯一五度封后的棋手,倪华坦言,居文君多次在冠军赛中从落后的局面逆转获胜,所谓的“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一次可能是运气,但是有多次这样的表现,肯定是她各方面素质越来越好的一个体现。”

居文君平时安静沉稳,讲话慢条斯理,但是在棋局中非常犀利和坚韧。

大器晚成,源于坚韧的内心

七年时间,五次戴上象征着女子国际象棋最高荣誉的棋后桂冠,居文君收获的不仅是鲜花、掌声和认可,还有属于她自己的宝贵经验。毕竟,除了这次提前三轮完成卫冕,此前的四次棋后战都显得惊心动魄。

2018年11月,居文君与俄罗斯棋手拉戈诺在国际象棋女子世锦赛中相遇,当时采取的是淘汰赛制,决赛进行四盘较量,前三盘2和1负的居文君第四盘执黑,最终把对手拖入加赛,此后的四盘加赛,前两盘和棋,居文君在后两盘均取得胜利,艰难地卫冕成功。

两年后的棋后战,居文君遇到了另一位俄罗斯棋手戈尔雅奇金娜,她在第九和第十盘连赢两盘反超对手,但被对手在第十二盘扳平比分,拖入加赛。彼时,居文君在四盘25分钟快棋加赛中保持了良好的心态,第三盘抓住机会赢下关键分,再次惊险卫冕。

到了2023年的棋后战,坐在居文君对面的是另一位来自重庆的年轻棋手雷挺婕,她们在上海和重庆上演了激烈对决,12盘慢棋比赛,两人9次弈和,只有3盘分出了胜负,最终,居文君还是在一度落后的情况下三度卫冕。

“我觉得每一次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我也非常珍惜比赛的机会。”谈起每一次棋后战的“逆袭”故事,居文君腼腆地笑了,“我觉得还是要相信,付出都是有回报的。我也会继续努力去拼搏,继续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如今34岁的居文君,比任何人都了解“付出会有回报”这句话的意义。她在职业生涯第一次成为国象棋后时,已经27岁,相较于年少成名的谢军和侯逸凡,这是一份“迟来”的荣誉。即便和同一批成长起来的谭中怡相比,也是谭中怡先她一步戴上了棋后的桂冠。

居文君的母亲也到机场迎接女儿归来。

但在站上巅峰之后,居文君就通过不断地“自我升级”,不断地展现着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我刚开始带训居文君的时候,她还只能说是一个比较出色的棋手,可能排在世界前10的位置。”倪华教练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从2016年开始正式和居文君合作,接近10年时间,他看着居文君从优秀棋手变成王者,然后五次夺冠,“需要花很多心血去培养和塑造,这个纪录说实话,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复制的。”

倪华坦言,“大器晚成”的居文君能够在夺冠之后保持在巅峰,除了团队和她个人的努力之外,最可贵的一个品质就是她的坚韧,“居文君非常沉稳,但最可贵的是她的坚韧。”

就如倪华所说,居文君那颗坚韧的心,被藏在了她安静沉稳的外表之下,平日里说话慢条斯理的居文君爱读史书,身上带着一股冷静务实的气质,但到了64格的棋盘上,她又变得非常坚毅。

“在生活中,居文君也是非常沉稳的,这对她保持稳定的状态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我也希望她能把目前好的状态尽可能维持下去,为我们中国的国际象棋事业做更多的贡献。”

国际棋联为居文君制作的夺冠海报。

继续追梦,从备战全运会开始

在这次完成卫冕之后,居文君或许会短暂地给自己放个假,好好放松一下身心。毕竟,从2024年底到2025年上半年,居文君经历了太多大战,也在赛场上为中国国际象棋拿回了许多成绩。

今年年初,居文君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国际棋联世界快棋和超快棋锦标赛上发挥稳定,在决赛中加赛战胜队友雷挺婕获得冠军,这是中国棋手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超快棋世界冠军。

那场胜利也让居文君集齐了慢棋、快棋和超快棋三项世界冠军头衔,实现大满贯。

不过在居文君和她的团队看来,这些成就都已经成为过去时,接下来不管是在国内赛场还是在棋后卫冕之路上,她还要面对非常多的挑战。而此前的成就,对居文君而言,最大的价值就是它们所留下的实战经验。

“这些经验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现在也很有信心,我相信未来还有机会去争取一些成绩。”谈及未来,居文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在今年剩下的最大目标就是下好全运会的比赛。

居文君透露,今年下半年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下好全运会。

虽然只是国内的比赛,但以目前中国女子国际象棋的整体实力,居文君的全运会挑战并不轻松。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女子国际象棋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很多时候,全国比赛的强度不亚于世界顶尖赛事。”倪华教练也和澎湃新闻记者谈到了全运会的挑战。

“我相信这次对抗赛的胜利,对居文君来说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心理上可能也会有一些优势。另外,全运会的比赛可能赛制跟对抗赛会有所不同,我们会做相应的准备。”

34岁的居文君,还将带着中国国象历史上唯一五度封后的光环,继续书写属于她的传奇故事,而她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传承中国女子国象的精神力量,激励更多后辈撑起中国女子国象在世界上的地位。

“以前的一代代顶尖女棋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和指导,让我们有更好的平台和环境去训练,我也希望能够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