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 " 关税战 " 影响仍在持续。
主打海外市场的青岛力泰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焦立乾正带领团队转型内销。他告诉新消费日报记者,首批 6.6 吨生姜生姜已上线大润发。" 销售一空给了我要做好国内市场的信心。"
类似焦立乾这样外贸转内销的案例最近还有很多。就在近期,商务部启动了 " 外贸优品中华行 " 系列活动,将走进多个外贸和消费大省,围绕重点行业帮助外贸企业与流通领域企业对接,畅通外贸企业的内销渠道。
目前,包括永辉超市、大润发、物美、百联股份、联华超市、盒马在内的线下商超,以及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美团、拼多多等电商企业也积极响应,纷纷启动了对优质外贸商品的转内销扶持计划。
新消费日报记者注意到,揭露欧美大牌供应链、" 中国工厂揭秘 " 主题的视频在 TikTok 等海外社交平台火了,并为包括淘宝网、阿里国际站、菜鸟、敦煌网在内的出海电商以及相关应用带来了 " 泼天流量 "。不少内贸商家 也 " 化危为机 ",积极挖掘海外的新兴市场。
"2025 年就是内贸商家外销布局的一年。" 俞丽铨是无锡骑行台品牌 THINKRIDER 的创始人俞丽铨在接受新消费日报记者时表示,国产品牌更善于利用供应链优势把高端产品 " 平民化 ",成本一旦摊低,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仍然有竞争力。
外贸转内销进行时
" 我们做了 20 多年了,最多能做到 10000 吨的姜。" 焦立乾向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的生姜主要销往中东与美国,此前美国市场已经运营六年左右,份额超过 20%。
" 我现在已经不向美国发货了 "。据他透露,最后一次运往美国的生姜已于今年 1 月 6 日从青岛港出发,数量为 25.46 吨。
焦立乾告诉新消费日报记者,自己为了 1000 吨的库存一直与美国运营商在沟通,但美国政府一再调高关税,对于本来就是薄利的农副产品来说 " 已经卖不动了 "。
大润发是最早行动的商超之一。4 月 13 日公开表示为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的外贸企业提供内销绿色通道,在全国门店商店街设立 " 外贸优品 " 主题陈列区,焦立乾在看到公告后向大润发发去了邮件。
" 初次接洽到选品评估、建档入库到产品上架销售,前后不到 48 小时。" 据焦立乾介绍,公司主要做的精品出口原材料,比国内的一些指标要高,虽然利润多少有点儿下降,但销量目前很可观。
" 今天早上我们刚出了 5 吨上姜,仅仅华北地区每天最低都 2 吨。" 据焦立乾向新消费日报记者透露,截至到 4 月 18 日上午 8 时,就实现了 15 吨的销售,远超预期。
永辉方面也向新消费日报记者透露,目前已对接数百家供应链企业,与超 200 家供应链企业进入采购洽谈,其中包括向开市客、山姆等美国市场供货的企业。
浙江创润玩具有限公司(以下称:童年无限)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新消费日报记者,童年无限是主打儿童户外露营装备、益智玩具研发制造的出口型企业,产品通过欧盟 CE、美国 CPSC 认证,年出口额超 3 亿元,主攻欧美市场。
但受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影响,其美国订单量大幅下滑,面临库存积压、利润空间压缩等压力。
上述负责表示,公司在一时间与交个朋友完成线下直播合作对接。按照交个朋友的方案,公司基于国内电商平台消费趋对外贸产品做本土化改造,如将出口美国的产品礼盒配置、外包装、价格等根据国内市场特性进行优化调整。另一方面通过交个朋友等直播电商构建品牌认知。
泼天流量砸向中国电商
公开数据显示,4 月 12 日,淘宝 App 海外下载量为 104000,而到了 4 月 15 日,这一数字达到 326000,环比 12 日暴涨 222%。其中仅 iOS 平台,北美地区下载量环比 12 日增长了 483%,欧洲则增长了 439%。
这波 " 泼天富贵 " 让中国外贸商家深有感触。
陈巧智是淘宝女装店 " 神狼大码 " 的创始人。他告诉新消费日报记者,从 4 月 12 日开始,客服团队每天都会接到十几个 " 一看就不是中国人 " 的旺旺问询消息。
" 有些一看就是翻译后的中文,有些干脆就是英语。" 陈巧智去看了订单,发现这几天店铺的海外流量也在暴涨。
" 美国中小买家,真的离不开中国工厂。" 从事海外阳光房定制业务的阿里国际站商家熊伟平透露,就在美国加关税的当天,一位波士顿客户仍在给熊伟平下单,据这名客户说,他们在东南亚等其它市场找不到 " 平替 ",最后还是来找中国工厂。
" 这位美国客户还自掏腰包直接给我们买好了机票,让我们去给当地滑雪度假村定制阳光房、量尺寸 "。据熊伟平介绍,这个订单最后全部拿下的话,大概有 200 万美金。
" 我发现原本美国老客户的订单并没有下降,甚至 4 月以来还有新增,而且都是新买家。" 熊伟平说,关税政策发布以来,他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现在彻底因为新订单的涌入而放下心来。
出海仍然有机会
谈起这波流量,深耕户外骑行赛道的俞丽铨直言 " 时代不同了 "。" 在 2019 年之前,在中国的市场上基本上还是国外品牌,包括欧美、日本的,他们垄断了国内的中高端市场。"
" 但在短短数年时间,到前年开始基本上都是中国的品牌完全占领了市场,欧美品牌都被赶出去了。" 俞丽铨记得很清楚,早期,户外运动还都是清一色的贴牌,同质化非常严重,只是为了 " 卖货。
正是年轻消费者对新产品、新功能、新品类非常感兴趣,倒逼着国内的品牌、厂家去升级,进而提升专业度,反而在国内细分市场将大而全的国际品牌边缘化。" 我们的产业已经悄然完成了升级,下一步大量的内销国产品牌会往外走。"
据张寒秀透露,公司在出海初期也遭遇过关税问题。THINKRIDER 早在 2020 年出海初期主要做欧盟市场,大概卖了一年后,欧盟出台了 VAT 增值税,在原售价的基础上增收 20% 的关税,导致当时生意下滑。
" 后面在海外备货的时候,我们不会在一个国家备特别多,而是选择在多个国家或者地区根据数据动态平衡。"THINKRIDER 的智骑电商负责人张寒秀向记者说道,经过调整后,2024 年 10 月 -12 月三个月出货 5 万台,并带动国内的电商平台骑行台品类有 6 倍的爆发。
据张寒秀回忆,因为过于火爆,智骑产能一度跟不上,线上产品只能预售 1 个月,但是很多消费者也愿意等。目前 THINKRIDER 今年发力的海外市场有欧洲、韩国、巴西、墨西哥等,去年的销售业绩在 5000 万元左右。
至于占比在 10% 左右美国业务,据张寒秀介绍,美国海外仓的货还能卖 2 个月左右,销量比较平稳,现阶段并未储备新品,而是选择观望一段时间。
对于当前形势下内贸商家出海如何应对挑战,张寒秀认为,品牌首先要提升货品竞争力。内贸转外贸若仅靠贴牌,无核心竞争力易被淘汰。产品需具备差异化优势,如独家技术、独特设计或价格优势,在外观、技术、成本方面至少占其一。
同时,张寒秀表示,企业一定要明确销售定位与目标市场,进而根据不同的市场选择合适的平台。此外,在他看来,企业还需要做好前期投资规划,掌握好海外仓渠道,把控好尾程发货和库存,避免因不确定因素而遭受损失。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