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在手持40亿元现金、年赚超20亿的情况下,巨子生物公告拟配售融资23亿港元。事实上,这已是巨子生物上市以来的第二次融资,公司两次融资总金额已接近40亿港元。值得一提的是,巨子生物的创始人之一严建亚,还是一位低调的投资大佬。在公司“不差钱”的情况下巨额融资,严建亚的算盘自然引发市场关注。
“胶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欲配售融资23亿港元。
4月17日早间,巨子生物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计划先旧后新配售3500万股,每股配售价66.65港元,募资23.33亿港元,募资净额22.94亿港元。
或受融资消息影响,巨子生物17日大幅低开,收跌2.1%,报72.1港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巨子生物上市以来的第二次融资,公司两次融资总金额已接近40亿港元。而巨子生物2024年刚“赚了”20亿,账上还躺着40亿现金,似乎并不“缺钱”。
梳理巨子生物的发展脉络来看,公司创始人之一严建亚是资本运作高手,其与科学家妻子范代娣共同创立了巨子生物,同期他还成立了并在2019年将公司送上资本市场。此外,严建亚在创投圈也颇为活跃,除了直接投资等上市公司外,他还发起设立了三元资本,主要投资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制造等赛道。
高位配售23亿港元
上市不到3年,巨子生物已公告两次配售,融资总金额近40亿港元。
4月17日,巨子生物公告,公司已于16日与补足卖方及联席账簿管理人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拟以每股66.65港元的价格配售3500万股现有股份,并通过补足认购同等数量新股份,预计募集资金总额约23.33亿港元,净额约22.94亿港元。
此次配售价较公司16日收盘价73.65港元折让9.5%,较过去5日均价折让6.78%,认购完成后其股本将扩大至10.71亿股,配售股份占扩大后股本约3.27%,补足卖方持股比例将由56.10%降至54.26%。
根据公告,此次配售及认购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及生态圈布局,包括但不限于品牌推广、市场营销、品类扩展、海外业务及研发投入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和作一般企业用途。
资料显示,巨子生物的主要业务包含专业皮肤护理产品、保健食品两大品类。2022年11月,巨子生物在港交所敲钟,成为胶原蛋白赛道中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公司也因此被称为“胶原蛋白第一股”。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正处巨子生物股价历史高位。公司上市时的发行价为24.3港元/股。上市以来,其股价一直呈波动上升趋势,4月15日,巨子生物盘中股价达80.8港元/股,还创下历史新高,股价累计涨幅超200%。
不过,受此次融资消息影响,4月17日,巨子生物一度跌超9%,收跌2.1%,报72.1港元/股,最新市值747亿港元。
事实上,这并不是巨子生物第一次通过H股配售募集资金。2024年5月,巨子生物刚以49.4港元/股的价格先旧后新配售3322万股股份,募资16.41亿港元。不过,截至2024年末,这笔资金仍有12.96亿港元未使用。加上此次融资,巨子生物两次配售累计募资将近40亿港元,是其IPO时5.49亿港元募资额的7倍之多。
长袖善舞的严建亚
巨子生物此次融资,或许少不了严建亚的运作。
资料显示,巨子生物由严建亚及其妻子范代娣成立于2000年。范代娣是正经的科班出身,她于1966年出生于陕西农村,后考入西北大学,并顺利获得无机化工学士学位,三年后又拿下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生物化工专业第一位女博士,随后又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国家生物工程中心,担任高级访问学者。
期间范代娣一直在从事科研相关工作,并在2000年和团队成员成功研发出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同年,范代娣联合丈夫严建亚创办了巨子生物,二人可以说是“强强联合”,范代娣专注科研,严建亚则有着不俗的资本运作能力。
科学家搭配企业家,巨子生物在研发和资本运作上都进展极快。公司自然也吸引了一批投资机构的目光。
2021年10月14日,巨子生物以每股20元的价格向高瓴、CPE源峰、金镒资本、君联资本、鼎晖投资、星纳赫资本、景林投资、中金资本、麦星投资、黑蚁资本、高榕资本等等投资方派发了37.98%股本,融资额高达73.6亿元。这轮投资后,巨子生物的估值已经逼近200亿。值得一提的是,薇娅夫妇创立的谦寻控股也参与了这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严建亚和范代娣是西北大学的校友,在与妻子共同创业期间,他还成立了国防军工行业的公司三角防务,并在2019年将三角防务送上资本市场,其资本运作能力可见一斑。
2021年5月,三角防务还公告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与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西安三航众行新材料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目标为航空先进材料生产研发相关企业。其中,三角防务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出资5100万元。
鲜为人知的是,严建亚还是一位投资高手,2020年5月6日,宝钛股份发布2019年度定增方案,在总额23亿元的融资中,严建亚个人拟出资5亿元,认购2592万股。不过后续该定增方案经过数次修改,严建亚最终未参与。
此外,严建亚还发起设立了三元资本,主要投资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制造等赛道。其机构主体为三元玖运(西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官网显示,其登记时间为2021年11月,严建亚出资97%,为实际控制人,在管基金4只,管理规模为10-20亿元。
企查查显示,三元资本参与投资了奥若特、国科亿道、、智同航空、工大卫星、中科宇航等公司,其中瑞华技术已在北交所挂牌上市。
巨子生物的焦虑
从财务数据上看,巨子生物似乎并不缺钱。
最新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1.4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40.3亿元。
同时,巨子生物刚公告,2024年将派发0.59元/股的末期股息以及0.6元/股的特别股息,总分红金额约12.3亿元。Choice数据显示,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23.18亿元。
此外,巨子生物的赚钱能力极强。2024年,公司收入达到55.4亿元,同比增长57.2%,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42.4%。2022、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3.64亿元、35.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3%、49.0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2亿元、14.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44.88%。近三年公司的业绩都保持着极高的增速。
但需要注意的是,围绕巨子生物也有不少争议。
例如,公司长期靠“一条腿走路”。具体来看,巨子生物拥有可复美、可丽金、可痕、可预等多个品牌,其中存在感最强的当属可复美。2024年,可复美实现销售收入为45.42亿元,同比增长62.9%,占总营收的比重从上年的79.1%上升至82.0%。而可丽金收入占比却从2019年的50.1%下降至2024年的15.2%。
同时,近几年巨子生物的“重销售,轻研发”一直被投资者诟病。2024年,巨子生物研发支出1.06亿元,同比增长42.1%,占营收比例仅有1.9%。而同期巨子生物销售及经销开支达20.08亿元,同比增长72.5%,是研发支出的十余倍。
具体来看,线上渠道是巨子生物主要营收阵地。2024年DTC店铺线上直销营收达到35.87亿元,占报告期内总收入的64.8%。而公司为了产品推广,营销投入颇多,在各大线上平台,关于可复美的种草笔记随处可见;与贾乃亮、李佳琦等头部主播也有较多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巨子生物的利润率也出现下滑。公司在2020年的净利率高达69.4%,2021年跌至53.3%,2023年进一步滑落至41.1%。2024年已跌破40%至37.22%。
同时,目前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竞争越发激烈,巨子生物有意将公司产品由美妆延伸到医美领域,公开资料显示,巨子生物有四款正在研发中的重组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属于医美注射类针剂,但均迟迟未能获批。
此次港股配售,严建亚再次施展自己的“资本炼金术”,或许也有着对巨子生物未来发展的考量。
责任编辑丨汪鹏
上一篇:张宝亮任山东临沂市委书记
有话要说...